品牌IP化,IP人格化
品牌IP化,IP人格化,是近几年品牌领域经常被提到的一个概念。
品牌IP化很好理解,那么,究竟什么是IP人格化?以往品牌的概念,一般是以一个产品或者一个机构为核心,他们都是没有任何情绪的“物件”。而在互联网世界里,一个有效的信息节点绝对不能只是作为一个“摆件”,而应该成为无数节点能通过其进行信息接收和传递的关键环节。甚至可以说,IP人格化的建立,才是品牌线上实现CRM(用户管理)的第一步。
IP人格化,其实就是让品牌具有一些“拟人”的功能和元素,甚至有时候,通过打造CEO的个人品牌,直接将一个真人的IP和品牌、产品联系起来。要和自己的目标用户建立“人与人”之间的直接情感关联,以“人”的方式与用户进行交流。用一种符合这个人格化IP的表达和交流方式,通过借助各种的内容表达形式(短视频、小视频、直播、图文、音频)去和用户进行沟通和交流。
- 只有IP人格化才能真正被用户所记住。
如今的互联网是一个渠道和用户都很分散的世界,如何在这个信息繁杂、“噪音”众多的世界里喊出自己的声音,让自己的声音在合适的时间里传递给合适的人,同时还能做到传递的信息不被折损,这就要求品牌和产品尽快树立一个新的中心化的形象,让大量用户能够迅速认识到你,最终记住你。因此,在线上如果想要做品牌建设,就一定要走人格化IP的打造路线。
- “人设”的真正作用就是要给品牌设定“角色”,即“人物设定”。
具体是指创造展现给观众的形象,包括外在形象特征以及内在性格特征。这样不仅有利于加强用户对于品牌定位的认知,同时还能提高用户对于品牌和内容的记忆度和喜爱度。
首先要明确,这个“人设”是谁?是男是女,年龄,职业,和用户之间的关系是专家型、陪伴型、偶像型、还是榜样型。一些垂类用户对于专业性的知识有极大需求,那么所期待的“人设”,就有可能是一个专家型的,而不是娱乐化太重的搞笑型人设。否则容易造成用户对于“人设”的不认同。“人设”的定位,首先来自用户的内心对于此类“人设”的需求,按需设计,按需提供,就可以较大程度上避免认知错位。
人格化的IP是基于用户心智层面的对品牌的认知,融合用户自己的个人情感和性格烙印而建立的一种标签。从形象到声音到动作到输出的内容,完全可计划和控制。因为人是不可控的,而虚拟偶像的资产和设计,是可以被版权化和知识产权化的,在打造这样的人格化IP时也会更有针对性和定制化的可能性。
在内容和信息爆炸的互联网世界,唯有个性化和标签化的内容,才有机会被用户喜爱和记住。